2021年我国纯电池出口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9| 作者:admin
我国电池制造产业不仅是传统产业,也是新能源科技产业的重要要素组成部分,与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现代电子数据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紧密,电池制造业也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建设中最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纯电池出口在保障国防战略需要,满足大众工作、生活消费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纯电池出口总规模平稳增长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其行业细分种类繁多。根据产生电能的原始能量,电池可以分为化学电池、物理电池和生物电池。
目前,化学电池是使用范围和应用领域最广的电池,与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结合相关,也是影响我国电池出口的主要品种。化学电池按是否可以循环使用,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技术又称原电池,是活性物质仅能使用进一次的电池,其在电量耗尽之后无法再次充电使用,如锌锰电池、锂金属材料电池等;二次电池又称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即电量耗尽之后可以选择再次充电过程中使用的电池,如铅酸蓄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我国主要电池品种的出口和出口量持续增长。
2020年中国主要电池口总量为336.94亿只,2019年出口量为325.04亿只,同比增长上涨3.66%;主要包括电池不同品种以及出口额为217.26亿美元,2019年出口额为185.05亿美元,同比价格上涨17.41%。
锂离子蓄电池和干电池是主要产品出口市场品种,就纯电池出口而言,由于不同品种的电池出口价格差异较大,因此我国电池出口量结构和出口额结构也不尽相同。
目前中国干电池(碱锰电池、锌锰电池)产品出口量较大,2020年锌锰电池出口161.77亿元,占电池出口总额的48.01% ; 碱锰电池出口131.67亿元,占电池出口总额的39.08% 。其他类型的电池出口占不到10% 。
从电池出口额情况来看,目前,锂离子动力蓄电池进行出口贸易金额具有较高,远超中国排在其后的铅酸蓄电池产品出口额。2020年,我国作为锂离子通过蓄电池出口额为159.4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73.37%,铅酸蓄电池行业出口额为30.59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4.08%。
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纯电池出口目的地,目前中国电池的主要出口地是北美和亚洲。2020年,中国对美电池出口总值为32.11亿美元,占中国电池出口总值的14.78% 。输往香港、德国、越南、南韩及日本的电池总值亦超过十亿元,分别占出口总值的10.37% 、8.06% 、7.34% 、7.09% 及4.77% 。前六大电池出口目的地出口总值占52.43% 。